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:疫情下,慢性病老人要做好防护

原标题:公共卫生大家谈|宁光:疫情下,中国慢性病老人要做好防护
疫情期间,工程光疫慢性病患者为何更需重视自我健康管理?院院如何辨别心脏病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类似症状?哪些生活方式可以增强慢性病患者的免疫力?
6月5日晚18:00,在“公共卫生大家谈”系列讲座第五期中,士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情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回答上述提问。慢性
宁光表示,病老高血压、好防护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增加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国风险。这些患者往往是工程光疫老年人,他们自身免疫力水平较低,院院同时,士宁严重的情下糖尿病、高血压会使自身免疫力进一步下降,慢性导致他们新冠感染的病老风险有所提高。
“但如果我们能真正把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控制好,新冠的发生率反而会下降。”宁光以糖尿病管理组织MMC举例说,这一组织对上海的4万名左右糖尿病患者的统计显示,其新冠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市,主要原因是这些糖尿病患者在MMC内建立了良好的生活习惯,这一习惯在新冠防治方面收效良好。
慢性心脏病患者常有胸闷、气促甚至咳嗽等症状,如何区分是否不是新冠引起的呢?
宁光分析,心脏病引起的胸闷气促往往在活动劳累后出现,且急速发生,尤其是冠心病合并心绞痛,会出现心脏的压榨性疼痛、放射性疼痛;如果发生急性心肌梗塞,一定要紧急就医。新冠感染引发胸闷、气促往往有一个过程,可能最初感觉嗓子、喉咙痒,然后咳嗽,再发展到肺部炎症等。由此可作大致的鉴别诊断。
但是对老年人,这一简单的鉴别诊断并不够,宁光同时谈到,老年人的肺功能、心脏功能普遍不好,这就需要做更多的鉴别诊断,及时予以对症治疗,以免延误时机。
他同时提醒,如果出现心绞痛这类压榨性疼痛时,当务之急要自救,家中、身边要常备救心丸、保心丸等药品。与此同时,在他人帮助下尽快呼叫“120”,尽快转运到医院,接受治疗,明确病因,解除隐患。
宁光强调,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当下,上海医疗机构门急诊完全开放,但市民朋友配合筛查工作,并坚持做好防护。
“因为医院人流量很大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我们都能自觉测核酸,自觉测抗原,这不仅是保护别人,也是保护我们自己。与此同时,进入医院,还是要尽量避免到人群集聚场所,务必严格规范佩戴口罩。此外,注意手部清洁,要勤洗手或做好手部消毒。”宁光同时鼓励慢性病患者,有条件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。接种后,感染新冠的可能性减低,由轻症转重症的可能性也减少。
除了规律服药、接种疫苗等,基础疾病患者还可以采取什么方式增强体质,预防新冠病毒感染?
宁光对此表示,一些非药物治疗方式也有助于控制血糖、降低血压,例如控制饮食、减少食盐摄入,每天进行太极拳、八段锦等运动,保持乐观心态、规律作息、良好睡眠,这一系列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构筑起人体自身的免疫体系,帮助“脆弱人群”安度疫情期。
另外,宁光提醒,慢性病患者务必记住要积极监测自身健康状况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当下,有条件的慢性病患者看病可借助电话、互联网等工具,进行线上就医、看诊、配药等医疗咨询服务。但是,如果出现血压水平明显增高,血糖大幅波动,同时伴有胸闷、胸痛、呼吸困难、头痛等情况,应及时到医院就医。
相关文章
- 执笔/小虎刀 刀剑笑首批抵美的台积电工程师刚到不久,就发现自己沦为了“二等公民”。而一年前赴台培训的美国工程师在离台后,被台湾同行抱怨是美国“巨婴”。就在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首次证实台积电将在美国扩大投2025-07-06
发改委:8月份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个 主要集中在能源等领域
【发改委:8月份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个 主要集中在能源等领域】财联社9月19日电,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1—8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4个,其中2025-07-06- “世界工厂”东南飞?受益于土地、劳动力、仓库运营等多方面更为低廉的成本,叠加自身多年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的宽松贸易政策和稳定营商环境,越南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投入,也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叫得上名号的“大2025-07-06
- 汽油价格下跌助推,美国9月密歇根消费者通胀预期跌至一年新低文章来源:华尔街见闻美国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初值虽不及预期,但较8月有所攀升,这受益于汽油价格下跌。美联储高度关注的长期通胀预期跌至一年多2025-07-06
- 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认为,去中心化金融的“突破性”发展可能会带来金融稳定性风险,若其内部发生金融危机,可能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溢出效应。当地时间8月30日,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称美联储)官网更新了一篇题为2025-07-06
商务部:1-8月全国吸收外资8927.4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6.4%
据商务部网站9月19日消息,2022年1-8月,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27.4亿元人民币,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.4%下同),折合1384.1亿美元,增长20.2%。从行业看,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025-07-06
最新评论